2021-05-08 / 来源:“口述改革历史”访谈 / 属性:回忆述评-亲历自述
【背景介绍】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历时35天,行程6000多公里。这位伟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边调研视察,一边发表了一系列振聋发聩的新观点,后来被统称为“南方讲话”。其中最著名的论断包括,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中国现在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等等。这个讲话标志着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伟大历史性飞跃的思想结晶———邓小平理论的最终成熟和形成。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开放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掀起了改革开放新高潮。
【人物简介】
李灏,1926年生,广东电白县人,中共党员。1947年10月参加革命,1949年2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53年起,先后在国家经委、计委、建委等单位工作。曾任国务院工交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建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专职委员,对外经济贸易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国家经委秘书长。1983年后,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务院机关党组副书记;1985年08月,任广东省副省长、深圳市市长;1986年05月,任深圳市委书记兼深圳市市长;1993年03月,任中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灏是邓小平同志两次南方视察的见证人。
我是1985年8月任广东省副省长、深圳市市长的,到1986年5月任深圳市委书记兼深圳市市长。我到深圳之前,也就是1984年,小平同志来过深圳视察,然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我到深圳之后,差不多每年都请他来深圳看看,但是因为各种原因都没来。1992年我没有请他,他反而来了,这一次完全是他自己要来。
小平同志乘坐的专列在1992年1月19日上午8点到达深圳。当时,我和省委书记谢非、市长郑良玉在火车站迎接,其他的市领导,比如厉有为、王众孚啊,还有一些人就在迎宾馆桂园迎接。按照原计划是要安排老人家休息的,因为坐了一路火车很辛苦。但是坐了不到半小时,他说:“不行,我要出去走走。”当时我们都没有准备,于是就马上准备车。
我记得刚一上车,就聊开了。小平同志非常关心深圳的发展,深圳特区成功与否是事关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与否的大事。他到深圳的那天上午,兴致很高。
后来是先看市容市貌,小平同志当时越看越高兴,边看边说,8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发展这么快,他没有想到。这就回答了:第一,在这种路线指导下,会发展得很快;第二,你快是快,但我们还是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小平同志上了车就滔滔不绝,与1984年不同,那次没说什么。因为当时还不能回答什么问题,你说做得成功,当时还不能回答这个问题,这是个微妙的区别。看完市容市貌后,小平同志很高兴,我们就请他到国贸大厦,然后又看皇岗口岸,在皇岗口岸又看了香港。然后又到了锦绣中华、仙湖植物园,在仙湖植物园又栽了树,还到了一些其他地方。
在车上,我首先向小平同志汇报了深圳市经济发展的情况,我认为深圳这些年之所以发展很快,主要得益于对外开放,不仅从国外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我们进行的土地有偿使用、发展股份制、建立证券市场,以及公务员制度和廉政建设等许多改革和做法,也是借鉴了香港及国外的经验。
谈到办经济特区的时候,小平同志说,有的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小平同志明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然后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有利于”这个著名的判断标准:“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除了参观市容市貌时的讲话之外,其他主要的讲话就是1月20日在国贸大厦第53层旋转餐厅,那是象征“深圳速度”的地标。他听了我的汇报之后就开始讲话,主要讲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他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21日,小平同志在参观民俗村和锦绣中华途中,谈起共同富裕问题,他说:“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月22日上午,小平同志到了仙湖公园,在公园种了一棵高山榕,这是常青树。当时有人介绍发财树的时候,他说:“让全国人民都种,让全国人民都发财。”1月22日下午,邓小平同志和杨尚昆同志在市迎宾馆接见了深圳“五套班子”负责人,他主要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小平同志还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准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他说: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月23日,小平同志结束了在深圳的考察,登上快艇,要到珠海去看一下。在深圳他主要讲的观点就是这个特区“姓社”不“姓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我们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经济发展要像新加坡一样,社会建设也要像新加坡一样,两手都要硬。我们特区是个试验,我们要发展快一点。我们发展得已经够快的了,他还嫌我们慢,临告别的时候,我和郑良玉副书记、厉有为等送他到码头,他和我们都很亲切地握手告别,然后往码头那边走,走了几步之后呢,突然转过身向我走过来,然后和我说:“你们要搞得快一点!”小平同志对我们社会主义那真是满腔热血呀,中国怎么能发展得更好更快,能赶上或者超过人家,他那个心情啊真是太急切了!这样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家忧国忧民啊,对我们党、对我们事业真是操心啊,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