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码登录
  • 验证码登录
忘记密码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 注册
已有账号,请登录
  • 手机找回密码
  • 重置密码

迟福林:历史大考、历史突破、历史担当

1970-01-01 / 来源:《口述改革历史》 / 属性:理论研究-理论文章

收藏
关键词: 十八届三中全会
摘要: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抓住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顶层设计、战略方向,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说明中指出,“中央决定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这个有利契机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部署,是一个战略抉择”。 为什么是一个战略抉择?在我看来,《决定》的确是一份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要文献,是一个在历史发展转折关键时期形成的重要行动纲领。在这里,我用12个字来谈谈自己的体会——“历史大考、历史突破、历史担当”。

历史大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主席曾提出了“进京赶考”,这是对党提出的一次警示。到了1978年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改革开放是第二次大考。我想,现在到了第三次大考的关键时期。因为未来10年左右,我国面临三大挑战:第一,面对社会矛盾全面凸显,如何在协调解决利益矛盾中奠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基础?这件事情解决好了,不仅是短期发展的问题,而且将为我国未来20年、30年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第二,未来10年左右能否保持7%左右的中速经济增长?如果能够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到2020年就能够实现全面小康,由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迈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这将为全面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第三,利益矛盾、利益关系相当复杂,解决这些问题都要靠改革。

前些年关于改革攻坚讲得很多,也曾提出改革正处在攻坚时期、关键时期、啃硬骨头时期。客观讲,这些年改革没有大的突破,有些方面还停滞甚至倒退,比如垄断行业改革,不承认有垄断行业,怎么能推动垄断行业的改革?为什么?就在于现有的利益格局没被打破。如何实现以国家治理的制度、法律化解社会矛盾,奠定现代文明的制度基础?如何实现公平可持续的增长?关键问题在于改革,而改革的关键在于能否打破固有的利益格局。

如何应对具有历史性的三大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回答。

(1)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改革的总目标。这里,有一个重大思路的提升,即改变以往靠行政控制、行政管理、稳定压倒一切的社会管理思路。如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能够得到实现,不仅能够解决当前的社会突出矛盾,更重要的是奠定了现代国家的制度基础。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突破,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最大的亮点。

(2)实现公平可持续发展。三中全会提出发展仍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发展要更有效率、更公平、更可持续,并就如何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问题。

(3)明确提出打破固有的利益藩篱。在我看来,固有利益格局已经形成:第一,谁是穷人、谁是富人,界限比较清楚,而且相对稳定。第二,贫富差距还处在扩大的趋势。城乡差距有所缓和,但总体上还在逐渐扩大。第三,灰色收入。王小鲁教授认为我国的灰色收入占GDP总量的12%。这个数字不论是否准确,但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灰色收入确实是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第四,利益格局尚未组织化、集团化,这就给改革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如果已经组织化、集团化了,改革是难以解决的。面对历史性大考,中央提出打破固有利益格局的藩篱十分重要。

历史突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公布之初,外媒认为没有多少重大的突破。11月15日《决定》公布,第二天带动了股市上涨。外媒也做出了反应,有的用“没想到”来描述。全球知名中国经济问题专家、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斯蒂芬·罗奇在《纽约时报》发表专栏文章提出,美国也需要一个类似三中全会的时刻。

全面深化改革“60条”很具体,在很多重大问题上有重大突破。就经济体制改革来看,有很多亮点和突破。这里,简要谈谈我对四个方面重大突破的理解。

(1)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提出,“关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这次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这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有人讲,市场决定价格是一个一般规律,不要过度解读。我认为,在我国的现实情况下,恰恰要强调,它不仅是一般规律,更是有着特定的重要作用。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至少释放了三个重要信号:第一,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仍不完善,还存在明显缺陷,以往讲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给行政干预留下了空间。第二,坚定的市场化改革道路。第三,清晰的政府职能转变的路线。解决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实质上是解决在资源配置中政府起决定作用还是市场起决定作用。这是一个根本性问题,对下一步的改革发展全局有重大的牵动影响作用。

(2)国企改革。有人说,《决定》在国企改革方面没有大的突破。在我看来,还是有某些重要突破。第一,混合所有制将成为企业的基本结构。第二,从管企业到管资本,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做出重大调整。第三,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真正打开民营经济的“玻璃门”。第四,强调国有资本的公益性作用,不但提出国有资本加大对公益性领域的投入,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做出更大贡献,还明确提出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至30%,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权要逐步转移到社保基金,补充养老基金的不足。

(3)农村改革。《决定》明确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中改院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被1998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采用。使用权是物权还是债权?如果是物权就应当受物权法保护。现在农民的土地不能抵押,农民的宅基地和宅基地上的房子没有产权证。《决定》提出保障农民土地用益物权主体地位,而且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这就在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是物权而不是债权方面有了实质性突破。

(4)对外开放。我认为有三件大事:第一,如何积极推进全球一体化进程,是主动地参与推动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还是创造一个更高层面的全球一体化的新模式?我想下一步可能会采取主动的态势推动TPP。第二,多边、双边的自由贸易,尤其是双边自由贸易在未来的两三年内会有重要的突破。第三,在国内有条件的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尤其是内陆边境地区。

历史担当

(1)改革勇气的历史担当。比如,面对改革现状,明确提出打破固有利益格局,这就是一种改革勇气。

(2)历史使命的历史担当。“五位一体”的改革,加上党的执政方式和军队的改革,这7项改革都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

(3)改革职责的历史担当。第一,有明确的改革时间表,“到二○二○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第二,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各级党委都具有改革领导责任的重要职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