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码登录
  • 验证码登录
忘记密码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 注册
已有账号,请登录
  • 手机找回密码
  • 重置密码

杨燕绥:积极构建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和供给链条

2021-05-09 /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 属性:媒体报道-报纸文章

收藏
摘要: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在“养老保障与国民健康”分论坛上表示,老龄化是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并不等于社会老化,关键还是在于老龄人口的质量。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需要培育养老资产,需要为老年人打造养老服务体系和供给链条。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在“养老保障与国民健康”分论坛上表示,老龄化是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并不等于社会老化,关键还是在于老龄人口的质量。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需要培育养老资产,需要为老年人打造养老服务体系和供给链条。

杨燕绥认为,中国的养老保障服务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包括老年赡养、老年服务、养老储蓄、老年居住等诸多问题都需要解决。不管分配制度如何,还是养老金政策如何,所探讨规划的中国养老顶层设计,最终都要看结果和实效。

杨燕绥的观点是,不管遇到什么问题,老龄社会都跟现代化相关联,是一个消费拉动的社会,因此老龄人口一定要有购买力。面对这样一个社会,要提高社会生产力,年轻人少了,一个人创造两个人、三个人的劳动生产率,年轻人创造劳动生产率,谁来买单?老人要买单。

“基于老年人的需求,构建老人服务体系应该考虑老年人的需求,满足供给,但这时候要考虑老年人的购买力来进行构建,这需要打造集合养老资产管理和服务体系一体化的企业龙头,来带动这个产业链条,降低它的成本,提高它的信誉。用龙头带动链条,不仅成本降低,信用也上升了。这个过程需要我们的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而且针对不同收入的人群分层、分类来提供服务,所以我们的规划要按照这样一个体系来构成。”杨燕绥说。

杨燕绥认为,“在这个服务链里面要坚持微利,因为老年人购买能力是有限的,坚持微利综合经营原则,构建有家味道的养老服务社区和机构,把养老服务体系构建起来,送进家庭,送进机构。我们要让物质生产成本降低,这样人工面对面的服务,人工费就可以提高,这是现代化的老年产业。因此,我们需要处理好土地、房产及硬件设施,以及服务及软件设施的投入,进行低收入、中低收入、中高收入和高收入的定价划分,自己属于什么样的收入就买什么样的服务。”

杨燕绥提出,鼓励人们养老储蓄,而这个养老储蓄包括雇主的职业年金,也包括个人储蓄,多多益善来解决老年人的收入问题。“可持续的医疗保障,让人均医疗费用增长率下降到10%以下,如果这条不能逐渐实现,我们永远不能说医改是成功的,因为大家的医疗消费占生活中的费用支出比例又大了。在医疗费用的负担率上,政府负担30%,社会保险基金负担50%,把我们家庭个人费用降到20%以下,而现在还是34%,它还是太高了,这需要建立很好的医疗服务治理机制。”

杨燕绥提出,要加强对“5060”人群的职业培训,甚至可以强制企业规定“5060”人群的休年假制度,保障他们的健康,提供再就业培训,尤其是服务业,特别是老年服务业。

杨燕绥认为,延迟退休年龄要早起步、慢速跑,以公共部门为标杆,因为他们学历高、就业晚,但是公务员除外,能跑的快跑。科教文、技术人员、身体好的工人,能跑的快跑,不能跑的不跑,残疾人、艰苦岗位,中间的人怎么办?建立激励机制,多缴多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