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0 / 来源:“口述改革历史”访谈 / 属性:回忆述评-亲历自述
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又参加了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起草,这期间已经过了整整的十年,是在2003年,文件题目是《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那么经过十年的实践,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上面的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还不够完善,所以,十六届三中全会主要是针对体制不完善的地方,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建议。那么,这个改革主要体现在市场经济主体上,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提出要完善以股份制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科学的治理结构。那么,这个股份制呢,就是可以吸收国有股,集体股,个人股,外资股,在产权多元化基础上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当时提出来产权制度的改革,建立现代产权制度,这个新的提法,对原有的一些改革,在理念上是一个新的进展,让大家关注产权问题。
另外,从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法律体系,完善市场体系等方面,也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改革的措施。比如说,在完善市场体系这方面,重点提出来对资本市场,还有一些改革不彻底的地方,要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一个是银行要发挥作用,另外要完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等。把资本搞活,通过增量的调整带动存量的调整。
在对外开放上,提出要建立全方位的开放性的经济体系,不是简单的引进来,而是建立一个开放型的经济体系,那就是说包括我们逐渐逐渐的从引进来扩大走出去的比重,鼓励企业到海外去投资,这样更好的利用两个资源,两个市场。所以,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又是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完善。
(“口述改革”访谈笔录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一经发现,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