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码登录
  • 验证码登录
忘记密码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 注册
已有账号,请登录
  • 手机找回密码
  • 重置密码

黄文麟:“请给我们‘松绑’”——福建55名厂长、经理呼吁放权

2021-05-11 / 来源:《口述改革历史》

收藏
关键词: 企业 放权 福建 松绑
摘要:1984年3月22日,在福州参加福建省厂长(经理)研究会成立大会的55名厂长、经理,联名向福建省委、省政府写信,书信的题目是《请给我们“松绑”》。3月24日,《福建日报》以《55名厂长、经理呼吁——请给我们“松绑”》为题,加了编者按语,在头版头条全文发表。福建全省兴起了企业放权的热潮,也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1984年的春天,中央提出改革开放已是第七个年头。当时全国农村改革搞得轰轰烈烈,取得很大的成功。相比之下,城市改革、企业改革基本上还在原地踏步,还是旧体制下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企业的生产经营主要由政府主管部门来管理,企业的法人代表——厂长、经理,仅有组织生产的权力,没有生产、计划、销售、人事、财务方面的主导权,企业要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是政府主管部门说了算,按计划办、按下达的指令来办,生产出来的东西不是企业跟市场对接,而是政府统购包销;工资总额由主管部门控制,企业职工加班发加班费都要申请报批才能发;人事更不用说了,连个车间主任都要由主管部门直接任命,厂长没有任命权。有个厂长讲得很生动,说:“我连修一个厕所也往上报了,要主管部门批准。”

这就是旧体制对企业的束缚,五花大绑,把企业,把厂长、经理给捆住了,捆得紧紧的,使企业活不了、走不动,企业没有积极性,员工也没有积极性,“干好干坏,三十几块(元)”,混着过日子,企业谈何发展。那几年虽然说改革开放了,但是福建的工业生产步子缓慢,在放权前一年,我们福建省的工业产值只增长了3.3%。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的厂长、经理酝酿成立厂长(经理)研究会。经过筹备以后,成立大会就定在1984年3月22日召开,出席大会的有全省国有企业的55名厂长、经理。我们省经委作为主管部门,就帮他们筹备,也帮他们开这个会,我和企管协会的同志也参加了这个会议。

本来是成立大会,议程安排是讨论研究会的宗旨、章程,选举领导班子——会长、副会长、理事等。后来又加了一个议题。当时省委、省政府提出1984年工业生产必须“两位数三同步”增长,“两位数”就是十以上,“三同步”就是产值、利润、税收同步增长。这个任务很艰巨。我作为省经委的负责人,想借研究会成立的机会来传达省委、省政府对当年工业生产的要求,希望讨论一下怎样来搞活企业,完成“两位数三同步”这样一个目标。

在讨论中,我们请中外合资企业福日公司的老总介绍他们搞活企业的经验,还请了我们铅笔厂的厂长龚雄介绍试点企业的经验。铅笔厂是国营企业,进行了改革试点的,有相对的自主权。他们两个一介绍,大家都非常羡慕,羡慕他们厂长、董事长权力那么大。但又有点不服气,说:“你只不过是有权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就把企业搞活了;如果我们也有你们那样的权力,我们的企业同样可以搞活,甚至可能比你们搞得更好。”大家就议论开了,说国营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的权力都掌握在政府主管部门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厂长、经理们越说越激动,于是成立大会变成诉苦大会,诉无权之苦,说“我们被捆绑住了,被计划经济体制捆绑住了,我们走不动了,搞不活了”,说要完成“两位数三同步”任务很艰巨、很艰难。

我对企业的厂长、经理受旧体制束缚的状况深有体会,很理解、很同情。于是也思考,看看能用什么办法帮助企业的厂长、经理走出困境。考虑到这不是一般的小问题,而是事关体制的大问题,如果用常规做法,写个简报之类的向上反映,根本不管用。我就想来个“超常规”,以这次会议55名参会厂长、经理集体的名义联名行文,直通到省委书记、省长,希望引起领导的重视,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当时我找了企管协会的秘书长滕能香同志,把这个想法告诉他,他很赞成,马上协助我起草了《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信。

为什么用“松绑”二字?考虑信的内容是要求解决旧体制对企业的捆绑,我联想到了“五花大绑”,脑子里闪过戏剧中敌对双方抓了人,讲和后下令放人,就喊“松——绑——”,手下人就去解开绳子的画面。我感到用这个词比较形象。为了慎重起见,我找了几个参加会议的骨干企业负责人征求意见,这几个骨干中有铅笔厂厂长龚雄同志、二化厂厂长汪建华同志(他也是这次大会的东道主)、电线厂厂长杜进兴同志,有五六个人吧,他们也认为很好,让我赶快发出去。也有个别同志存有疑虑:万一不成怎么办?后来也有人问我有没有考虑政治风险,我说当时满脑子在想如何帮企业解决困难,也顾不上考虑别的,反正和厂长、经理们一起豁出去了。

于是我们马上召开大会,在大会上一致通过了这个呼吁信。大会一通过,滕能香同志跟我就一起直奔省委书记项南的办公室,请秘书将信转交给项南书记。我们为什么找项南书记?因为福建的干部群众认为他思想解放,很有思路,敢想、敢说、敢做。我们寄希望于他能重视。我们回来以后,大概只有半个小时,就接到他秘书的电话,说:“项南书记已经看了你们的信了,已转给《福建日报》发表,还写了批语。”我接到电话后非常高兴,马上给大家传达这个信息,大家很振奋、很高兴,几乎是欢呼起来了!第二天,即3月24日,《福建日报》头版头条全文发表了55名厂长、经理的呼吁信。

呼吁信主要说我们企业当前的处境,我们手脚被捆住了,走不动了,希望能给我们松一松,让我们能够有点活力,能够把企业搞好。信里面提出对五项权力的诉求,大概包括计划、销售、奖金、人事方面,最后一条,呼吁实行厂长负责制。项南书记写了一段批语,大概意思是说,55名厂长、经理呼吁“松绑”,言辞恳切,使人读后有一种再不改革、再不放权,就真是不能前进了的感觉。

呼吁信发表以后,在全省引起了轰动,兴起了放权的热潮。紧接着《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信,还加了按语,说:“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之后各大媒体相继转载,在全国引起很大的反响,一些省组织了考察团来考察我们福建是怎么“松绑”放权的,我们经委应接不暇。此举很快引起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当时国家体改委副主任童大林同志亲自打电话要我们派厂长、经理代表到北京汇报。当时我带着5名厂长、经理代表到了北京,国家体改委连开了两天的会议,中层干部全部参加。童大林说,我们所做的事也正是他们想要做的事,说“呼吁信就像一块石头丢进池塘里,激起千层浪”。后来,他又安排我们到中央党校培训班和《红旗》杂志社座谈,交流放权的经验。中央有关部门、媒体都很重视。

福建省委、省政府很重视抓“松绑”放权的落实。胡平省长说:“我们不等了,省里能放的权,我们先放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省政府先后发了9个放权的文件。之后,国务院出台了一个关于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规定。但是受旧的思想观念和部门利益的影响,落实放权阻力很大。有的口头说放权,实际把着不放,有的放小不放大,有的放了又收回。可见旧体制是不会轻易让位的。于是,厂长(经理)研究会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发出《放权要落实,不走回头路》的公开信,希望省委、省政府动真格排除“中梗阻”。

“松绑”放权是时代进步的产物,符合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我们福建省通过“松绑”放权,突破了旧体制的束缚,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据统计,放权后五年工业生产增长率翻了一番,原来年平均增长大概10%,放权后年平均增长20%多,应该说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因为效果明显,起到了突破作用,而且在全国有影响,于是到1994年,为纪念“松绑”放权10周年,我们福建省企业家协会牵头,联合16个省、市企业家协会发出倡议,建立全国企业家活动日,中国企业家协会接受了这个建议。由此,中国企业家们有了自己的节日。1994年在福州召开了首届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此后每年都在一座城市召开,现在已是第二十三届了。这个活动日对推动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应该说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近18年,他十分重视、关心和支持企业和企业家。他对闽商敢为人先、漂洋过海闯荡东南亚,经商办企业的历史了如指掌,对福建55名厂长、经理呼吁“松绑”放权的事屡屡赞扬。2001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应邀出席企业家活动日暨表彰大会,高度评价说:“福建企业家素来有‘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开拓创新精神。当年55名厂长、经理提出的给企业‘松绑’放权的呼吁,就是这种精神的体现。”2011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京看望出席全国人大会议的福建代表团时说,福建在改革方面有一些在全国运筹帷幄、抢占先机,起到突破作用的探索和创新,如当年的“松绑”放权,等等。201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给福建30位企业家的回信中又提及“松绑”放权,并殷切地说:“当前,各级政府正在加快转变职能、大力简政放权,目的之一就是让市场更好发力,让企业创新创造源泉更加充分涌流,这是又一次重要的‘松绑’放权,也是企业家更好发挥智慧力量的历史新机遇。希望你们和广大企业家一道,深刻领会、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闯劲,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不断做大做强,促进联合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为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实践证明,“松绑”放权成为经济体制改革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弘扬敢为人先的“松绑”放权精神,既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又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