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2 / 来源:中国改革论坛 2012年6月1日 / 属性:媒体报道-网络报道
“十二五”是我国改革发展十分关键的5年。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影响和国内发展方式转型的特定背景下,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以更大的魄力实现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重大突破。未来几年,抓住改革的历史机遇,全面推进“一揽子”改革,集中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性矛盾,形成发展方式转型的活力、动力和合力,走出一条以扩大内需为主线的发展新路子,建立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是方方面面对我国“十二五”改革发展大业的热切期盼。本报告以实现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在对“十二五”改革发展特定背景做出客观判断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十二五”改革的总体思路,以及经济体制、社会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与任务,并就“十二五”创新改革推进方式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十二五”改革的特定背景
客观把握“十二五”改革的现实需求和基本走势,需要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发展方式转型两个视角分析、审视“十二五”改革的特定背景。
1. 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走势与“十二五”改革
(1)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长期性。主要发达国家的去杠杆化、储蓄上升、消费萎缩和进口减少将成为中长期趋势,尤其是欧美国家消费需求继续萎缩的趋势短期难以逆转,使我国高度依赖外部市场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退一步说,即使欧美市场需求能够在总量上恢复,也不是原有规模和结构上的简单恢复。
(2)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复杂性。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等全球化的新动态使我国继续分享全球化红利面临挑战;周边新兴经济体期望我国为其继续高速增长提供市场;我国与“金砖四国”的合作空间很大,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大国关系的影响。
(3)世界低碳经济发展与我国发展方式转型的外部压力。在发达国家倡导绿色复苏战略影响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正在逐步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共识;低碳经济将成为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趋势;欧美等发达国家多次重申发展中国家也要承担相应,使我国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空前压力。
(4)国际环境变化与我国“十二五”改革的挑战和机遇。尽管从短期看,国际形势变化给我国改革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但放眼未来30年,这次危机却是加快改革、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重大历史机遇。
2.我国发展阶段变化与“十二五”改革
(1)我国进入发展型新阶段。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实现了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社会发展阶段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由主要满足人自身生存需要的生存型阶段跨入以追求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发展型阶段。在发展型新阶段,消费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与生存型社会相比有了重大变化,经济、社会与政府体制需要全面创新,使之与发展型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2)需求结构进入战略调整期。随着我国由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阶段,全社会的需求结构进入战略调整期:一是社会需求由生活必需品向耐用消费品升级;二是社会需求由私人产品向公共产品升级。
(3)发展阶段变化与“十二五”改革的主要挑战。“十二五”改革发展面临的挑战集中反映了我国发展方式转型严重滞后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快速增长同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二是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的突出矛盾;三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同公共治理建设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4)发展阶段变化与“十二五”改革的重要机遇。从国际国内的压力看,转变发展方式的矛盾集中体现在内需不足上。在深化改革中打破制约内需扩大的制度障碍,建立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任务。从新阶段发展的态势看,以市场化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政府转型释放内需潜力,面临多方面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