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码登录
  • 验证码登录
忘记密码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 注册
已有账号,请登录
  • 手机找回密码
  • 重置密码

傅丰祥口述改革访谈笔录摘选

2021-05-08 / 属性:回忆述评-亲历自述

收藏
摘要:1992年9月,国务院下达文件,决定成立这两个机构。当时就指定刘鸿儒同志任证监会主席和证券委员会副主任,鸿儒同志让我协助他组建证监会。当时我们是怎么组建证监会的呢?还是依托了联办。包括我们的办公地点,都是由联办王波明去找的,在保利大厦租了一层楼,因为他跟保利大厦的贺平比较熟,租金也便宜。

1992年9月,国务院下达文件,决定成立这两个机构。当时就指定刘鸿儒同志任证监会主席和证券委员会副主任,鸿儒同志让我协助他组建证监会。当时我们是怎么组建证监会的呢?还是依托了联办。包括我们的办公地点,都是由联办王波明去找的,在保利大厦租了一层楼,因为他跟保利大厦的贺平比较熟,租金也便宜。人员主要是由几个方面来的:体改委系统的,包括刘鸿儒、我、朱利、李青原,大概20人;另外主要是从联办抽了11个人;人民银行系统抽调了夏斌、金颖、朱重九等10多人。再有就是从国外回来的一批人,如高西庆、陈大刚、汪建熙、林义相等。还有从国内的一些大学,如北大、人大、清华,财贸大学来的一批研究生。我印象当中,当时这些人加起来也不到100人。

经费怎么办?经费的解决也很有意思。我们从联办借了200万元,海南证券的张志平也拿出了200万元。之后我又找了财政部部长刘仲藜,我说:“我们证监会要开办了,能不能从财政部借一点钱,将来还给你。”这样就从财政部又借了200万元,于是我们就有了600万元的开办费。我们自己找房子、买家具、找钱、组织人,就这么把证监会的架子搭起来了。

(“口述改革历史人物访谈”笔录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一经发现,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