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0 / 属性:大事记
孙志刚,湖北省黄冈人,生于1976年7月29日。2001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学院,毕业后来广州务工,在广州一服装公司担任美术平面设计师。2003年3月17日,孙志刚因无暂住证在广州街头被天河区公安分局黄村街派出所民警带至黄村街派出所,后被转送广州市收容站及收容人员救治站,3月20日救治站宣布其死亡,终年27岁。4月18日,广州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出具的检验鉴定书认定,孙志刚符合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后经法医鉴定,孙背部有大面积的内伤,系被毒打致死。孙志刚之死,引起全国范围内对于收容遣送制度的愤怒声讨。
我国的收容遣送制度自1982年实施以来,由于涉及参与执行者的利益,许多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孙志刚案发生后,2003年5月14日,俞江、腾彪、许志永三位法学博士以中国公民的名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上书,建议对《收容遣送办法》进行违宪审查。5月23日,盛洪、沈岿等以中国公民的名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就孙志刚案及收容遣送制度实施状况启动特别调查程序建议书。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尚属首例,对于推动中国依宪治国,有着积极的意义。
孙志刚案引起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明确要求坚决依法彻底调查此案。
在孙志刚案中,社会的民意通过报纸、网络充分地迸发出来,社会各界通过多种途径表达自己的声音,形成了改革开放以来罕见的民意的洪流。政府高层对来自民间的声音从谏如流,形成了“平民政府”的施政风格。社会舆论从对涉案者的谩骂,变成对制度的反思和指责,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生存状况,开始运用现代的参政手段,争取自己的宪法权利。
2003年6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草案)》。20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381号令,正式公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该办法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1982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