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0 / 属性:大事记
医改是世界性的难题,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照搬。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从2009年起步,到2013年建立起了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基本医疗保障网。这张网越织越密,今年已经覆盖了13亿人。2015年,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全面实施,提高了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在建立基本医疗保障的同时,几块最难啃的“硬骨头”考验着改革者的魄力和智慧——公立医院以药补医、大检查、大处方的现象仍然存在,医疗资源“倒三角”分布格局尚未打破,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大医院。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将公立医院改革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强调抓好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必须按照“上下联动、能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坚持点面结合、远近兼顾、突出重点、边试边推的策略,紧紧围绕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全国实施一批看得准、见效快的公立医院改革政策措施,争取在让人民群众得实惠得方便和让医务人员受鼓舞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5年2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完善国家药物政策,建立健全以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4月,中央深改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改革,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2015年在全国所有县(市)的县级公立医院破除以药补医,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价格调整、人事薪酬、医保支付等为重点,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2015年9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的比例明显提升,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范;到2020年,“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
2016年4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巩固完善全民医保体系和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等几项重点任务。
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明显缓解,深化医改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通过实施一系列举措,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科学合理的就医秩序,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切实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