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码登录
  • 验证码登录
忘记密码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 注册
已有账号,请登录
  • 手机找回密码
  • 重置密码

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争论

2021-05-12 / 属性:大事记

收藏
摘要:个人所得税在1994 年后,一度运行平静。收入稳步增长,调控功能逐渐增强,但社会各界反应平平,在1999年恢复开征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时,虽有一些不同意见和议论,但也未在社会上掀起大的波澜。

个人所得税在1994 年后,一度运行平静。收入稳步增长,调控功能逐渐增强,但社会各界反应平平,在1999年恢复开征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时,虽有一些不同意见和议论,但也未在社会上掀起大的波澜。
   从2006年起至今,以“小步微调”为特征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未真正触及改革的实质内容和中心环节。最近几年,个人所得税已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政策的每次调整都会引起轩然大波。从工资薪金扣除额的提高,到利息所得税税率的下调, 再到利息所得税的暂停征收,无不引来热议,讨论范围涉及个人所得税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关于所谓“起征点”即扣除额标准方面的看法,屡屡成为舆论界热炒的对象,每有一点风吹草动,便迅速演变为满城风雨。其他种种议论,有关于收入规模及其增长速度的,有关于调控效果的,有关于国外“单一税”经验的(如人们关注的俄罗斯经验),甚至还有质疑个人所得税有无存在必要的。在各种争议的背后,我们更需要从理性的态度来看个人所得税调整,因为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2011年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第三年对话网友,对于备受关注的“税制改革”问题表态:“我们将提高个人所得税薪酬的起征点,这是我们今年给老百姓办的第一件实事。”
   2011年4月2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初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简称《草案》),拟将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标准由每月2000元上调至每月3000元,引起了广泛关注。会议没有按原定计划对《草案》进行表决,4月25日,全国人大公布《草案》全文,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消息一经公布,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参与和争论。专家、媒体、公众纷纷发表看法,近半月收到意见已接近20万条,创全国人大立法网上征求意见数新纪录。
   有关个税改革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个税起征点(即免征额)上调到3500元是否合理,对高收入者的征税力度够不够,以及要不要实行单~税率等,其中针对3500元起征点是否合适的争论最为激烈。在有关起征点的争论中,有观点认为没有必要调整起征点,因为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提高个税起征点可能减少的支出只有几十元,但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就会节约几百元,不符合国家政策向低收入群体倾斜的初衷,也不利于调节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与此相反的观点则认为提高个税起征点不能因为有利于高收入人群就不作为,将起征点从2000元调到3500元意味着工薪阶层纳税人数由8400万人减至约2400万人,约6000万人不需要再缴纳个人所得税,普遍降低了工薪阶层的负担,因此有必要提高起征点。在有关税率结构的讨论中,有观点认为,调整税率结构并不能调整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富人和穷人在资本利得上的差距比工资收入上的差距大得多,所以调节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更实际有效的方法应该是在资本利得上征税,而不是调整税率结构。相反的观点认为,根据发达国家个税改革的经验,税级越少,边际税率越低,越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因此将税级从九级调整为七级,降低最低税率有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诸如此类的争论不绝于耳。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30日下午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根据决定,个税免征额将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
   此后,2012年、2013年,个税改革连续两年成为两会热议话题。2014年,在最近举行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在继续推进增值税改革的基础上,还将重点推动两项税收改革:一是房地产税改革,加快房地产税改革立法进程;二是个人所得税改革,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为实现这两项改革目标,需改善信息技术平台建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