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码登录
  • 验证码登录
忘记密码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 注册
已有账号,请登录
  • 手机找回密码
  • 重置密码

张彦宁口述改革访谈笔录摘选

2021-05-14 / 来源:“口述改革”访谈 / 属性:回忆述评-亲历自述

收藏
摘要:过去企业都是统收统支的,没有什么利润考核。就是国家下计划,企业必须完成生产任务。经济和效益上,要求不是很明确。有的亏损了也干,因为需要那个产品,不计成本地干。放权以后,权限给企业了,利也给企业让了一点,虽然还是不够,但是在当时是之前所没有过的。那么企业负什么责任?企业谁来负责任?是党委负责任还是厂长负责任?党委是集体领导,党委负责任说不过去,具体还应该是厂长负责。因此,最后定性为厂长负责制。

过去企业都是统收统支的,没有什么利润考核。就是国家下计划,企业必须完成生产任务。经济和效益上,要求不是很明确。有的亏损了也干,因为需要那个产品,不计成本地干。放权以后,权限给企业了,利也给企业让了一点,虽然还是不够,但是在当时是之前所没有过的。那么企业负什么责任?企业谁来负责任?是党委负责任还是厂长负责任?党委是集体领导,党委负责任说不过去,具体还应该是厂长负责。因此,最后定性为厂长负责制。

厂长负什么责?首先是经济责任。当时关于企业领导人的收入如何分配,争论挺厉害的,最后权衡来权衡去,规定企业领导人的收入不能高于职工平均收入的三倍,以后逐步又放开了一点。当时实行企业内部岗位责任制,划分分级经济责任。比方说厂长手下有分厂,有车间,有班组,责任分级都有相应的落实。也就是说,实行分级责任到岗,责任到单位,责任到各种机关、班组、分厂、车间,各个岗位上都有相应的岗位责任。这样,把厂里的经济责任制,具体化到内部来推行。

厂长责任强化之后又积累了一些经验,后来制定了厂长工作条例、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职工代表大会条例,这三个条例是当时国家定下的规则,用来处理好几个关系:一个是厂长、党组织、工会三者之间的工作关系,以及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尤其是利润,多大比例交给国家,多大比例留给企业,多大比例可以分配给职工,多大比例可以转为发展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发展生产的资金;还有一个就是权、责、利之间的关系。当时就是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试点。

(“口述改革”访谈笔录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一经发现,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