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码登录
  • 验证码登录
忘记密码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 注册
已有账号,请登录
  • 手机找回密码
  • 重置密码

张军扩: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要靠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2021-05-29 / 来源:中国改革国际论坛 / 属性:理论研究-理论文章

收藏
摘要: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要靠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早上好!

非常高兴参加“第86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十四五”规划建议不仅把构建新发展格局确定为一项重点工作任务,也建议将其确定为今后一段时期重要的发展指导思想,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和本质要求,对贯彻落实好这一要求很重要。对此我谈三点思考。

一、深刻认识我国传统参与国际大循环模式所面临的挑战和调整压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同时也基于我国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和当时国际大环境,逐步形成了我国参与国际大循环的基本模式。这个基本模式有两个基本的特点:

一是从供给侧来讲,不断推动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并基于国外的技术设备以及产品可获得性建立自己的产业体系,通过长期发展和积累,形成了我们现在的格局。就是产业的规模已经相当庞大,技术水平也有很大的进步,但值得注意的是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还高度依赖外部。

二是从需求侧来讲,我国企业凭借优秀的要素组合优势和独特的制度环境优势,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档次的同时,不断降低产品成本,物美价廉成为中国产品的代名词。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不断提高,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不断扩大。

参与国际大循环的模式与当时国际、国内条件相适应,行之有效,对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可以说,功不可没。但是,随着我国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变化,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一方面,从供给侧来讲,传统技术进步和对外合作方式面临挑战压力,过去我国水平比较低,与先进技术差距大。此时不会与发达国家的产品形成竞争,反而会形成上下游的利益关系;不仅不会有矛盾,甚至很受欢迎。但当我们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档次总体上达到较高水平时,不少产品开始与发达国家进行正面竞争,尤其在某些方面处于比较领先水平时,那么,发达国家既得利益受到了威胁,矛盾和摩擦随之而来。

另一方面,扩大出口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我们出口份额的增加意味着其他人份额的减少。一些国家的产业、企业在竞争中萎缩,甚至会被市场淘汰。这种情况对于小国或者是对于小的经济体而言,关系是不大的,因为其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毕竟有限;对于我国改革开放早期阶段关系也不大,因为那个时候我们的发展水平比较低,经济体量比较小,影响也是有限的。但是当中国达到第二大经济体量,出口仍然以相对较快的速度持续增长的时候,压力就会越来越大,矛盾的冲突也会越来越多。

因此,随着我国发展水平的提升和经济总量的增大,我国传统曾经十分有效且做出巨大贡献的参与国际大循环的模式不可避免的遇到越来越大的挑战,无论外国环境如何变化,这种挑战和压力迟早都会必然出现。

二、深刻认识构建新发展格局所面临的核心任务

严格说,我国经济一直都是国际、国内双循环的,而且一直也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那么,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究竟面临什么样的新任务?基于前述分析,我感到,当前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最关键的是要完成好两大核心任务:

一是进一步加大扩内需的力度,更充分释放内需潜力,使内需在支撑今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二是加快补齐我国发展中的诸多弱项和短板,进一步增强我国发展的韧性和安全性。

现在大家清楚地看到,我国发展水平提升和发展阶段在面临外部挑战和调整压力的同时,也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形成了巨大的新的发展优势和潜力,从而为克服挑战、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创造了好的条件。比如在需求方面,无论是消费需求还是投资需求,现阶段我国有十分明显潜力和优势,。

但是,由于相关制度安排和改革举措不到位、不完善,制约了内需潜力的充分发挥。加快相关的改革充分释放内需的潜力,并不是一项新提出的任务,只不过这项任务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变得更加突出和更为紧迫。

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明确和处理好释放内需潜力的关系,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扩大对外开放不是相互矛盾和相互替代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更加畅通内循环,更加充分发挥内部优势和潜力,有利于提升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和扩大外需的国际竞争力,有助于在做好对外开放和扩大外需工作中起到强有力的支撑和带动作用。继续坚持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也能够为我们更好、更有效畅通国内循环和国内内需提供好的条件。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发展,我国在创新方面形成了诸多的适合潜力,有的已经充分发挥作用。自主创新和集中攻关不是关门自己创新,更不是脱离国际主流自己另搞一套,自主创新也绝不是我们在每个领域或者是环节上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而应在每个领域或者是环节上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和利用我国优势,在若干重要的关键和核心技术取得优势,形成相互制衡的关系。

三、要深化改革开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

构建新发展格局最关键的是靠改革。我国改革当前面临的形势是:

一方面,党中央对新时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需要推进的重要改革领域基本上也是清楚的。推进改革的力度前所未有,改革开放也在诸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另一方面,从对地方企业的实际调研来看,还存在改革举措真正落地不够、有利成效不尽如人意等问题。

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进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当前我们应从两个方面着力推进改革举措的落地:

一是更好地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底层探索的关系。改革进展到现在,顶层设计无疑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基层和群众的主观能动性,顶层设计主要应当明确方向性、原则性,顶层的设计要给基层探索留下充足空间。特别是赋予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区域一些权力,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着力平衡好地方政府与中央相关职能部门权力责任之间的关系,探索更大力度更加有效地综合授权、一揽子授权。

另一方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完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更加充分的调动广大干部、尤其是地方干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