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9 / 属性:大事记
为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3月14日,国务院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2012—2015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阶段目标、改革重点和主要任务。规划中最大的亮点:到2015年,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将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并实现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做到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完善基本医保管理体制;提高基本医保管理服务水平;改革完善医保支付制度;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
同时,《实施方案》要求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持续扩大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药品供应和人事分配等方面的综合改革,继续加强基层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建立全科医生制度,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发展。
另外,《实施方案》提出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按照“四个分开”的要求,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药品供应、价格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由局部试点转向全面推进,大力开展便民惠民服务,逐步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