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0 / 属性:大事记
1998年到2003年期间,对中国城镇化进程来说,堪称里程碑式的两份重要文件先后出台,分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2000年1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2003年1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这两份文件,标志着县级以下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农民工进城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等长期悬而未决的遗留问题开始得到解决。
在2002年初按照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的指示精神,马凯同志和段应碧同志把任务交给了国务院体改办。当时的国务院体改办主任王岐山和副主任邵秉仁直接把这个文件的起草工作交办给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经过一年的时间,最终形成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1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这个文件对中国整个城镇化的进程来说,又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这个文件里面明确提出了农民工在城市中应该享受和城里人同等的公共服务待遇,而且很多历史遗留的关于对农民工包括所有外来人口受歧视的问题在这个文件里基本都得到解决:
第一,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农民工的工资不被拖欠。
第二,取消各种收费。当时收费问题很突出,农民工进城打工要交很多费,办暂住证要交费,办劳务证要交费,上学要收费,计划生育要交费等等,我们在起草文件的时候,把所有有关的收费项目全部取消了。
第三,彻底取消对外来人口的强制遣返。从1949年以后强制遣返盲流的政策一直执行到2003年,成了一个顽政。这次我们不仅仅取消了强制遣返,而且把所有的遣返站,全部转变为农民工的服务救助站。这项政策对于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来说十分重要,在城市打工就业,再也不用担心随时被抓随时被遣返了。
第四,打工子女免费享受义务教育。
第五,完善社保缴费,农村户口享受和城市户口同等的待遇。那时候农民工的社保缴纳率不到10%,文件颁发之后,社保缴纳率有了提高。到2013年,农民工的社保缴纳率平均达到了20%。
此外,这个文件还提出了对农民工进行各类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
这个文件在城镇化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为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和服务以及发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很多社会舆论认为,这个文件的出台是因为广州大学生孙志刚被联防队员打死,几个博士生上书才导致国务院政策的改变。其实我们准备这个文件的时候,是在这个事件发生的一年前。文件出台与这个事件时间吻合,其实就是巧合。一年的时间所有的相关政策要跟有关部门反复协调。例如取消收费问题,就涉及到很多部门,并涉及到部门利益。最后还要经过国务院常务会讨论,并经过中央政治局通过才能下发。而且当时关于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等问题,在高层还是有些意见分歧。最初准备的是按照中央国务院文件的形式颁发。到后来之所以变成国务院办公厅文件,是担心正面临换届,希望及早颁发文件,使完善农民工服务和管理的政策得到及早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