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码登录
  • 验证码登录
忘记密码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 注册
已有账号,请登录
  • 手机找回密码
  • 重置密码

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2021-05-10 / 属性:大事记

收藏
摘要:2015年9月22日,我国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对社会公布。方案是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和部署,改革要遵循“六个坚持”,搭建好基础性制度框架,全面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方案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解决过去改革任务过于碎片化和部门利益导向问题。方案当中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制度安排,包括像自然资产的确权,包括像空间(规划)体系,这些都是一些填补空白的基础性制度。

2015年9月22日,我国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社会公布。《方案》是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和部署,改革要遵循“六个坚持”,搭建好基础性制度框架,全面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方案》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解决过去改革任务过于碎片化和部门利益导向问题。《方案》当中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制度安排,包括像自然资产的确权,包括像空间(规划)体系,这些都是一些填补空白的基础性制度。

《方案》引人瞩目地提出了要树立的六个重大理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树立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树立空间均衡的理念;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方案》明确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构建起八项制度构成的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方案》提出生态文明制度改革主要目标是八项制度,包括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方案》还提出,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坚持正确方向,坚持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坚持主动作为和国际合作相结合,坚持鼓励试点先行和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


补充阅读:

(1)史上最严环保法实施

修订后《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后的环保法法律条文从原来47条增加到70条,增强了法律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有几大亮点:一是首次将“保障公众健康”写入总则第一条。二是首次明确规定“保护优先”的原则。三是将每年6月5日定为环境日。四是专列第五章“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明确公民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五是环境公益诉讼主体扩大到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相关社会组织。六是加大排污惩治力度。对于拒不改正的排污企业,罚款金额可以“按日连续处罚”,同时赋予环保部门查封扣押等权利。七是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八是建立“黑名单”制度,将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并将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全国环保部门依法查处环境案件数量实现大幅增长,2015-2017年立案查处违法案件数分别为9.7万、13.78万、23.3万件,年增长幅度分别为33%、42%、69%;处罚金额分别为42.5亿、66.3亿、115.8亿元,年增长幅度分别为34%、56%、74.6%。其中,山东、河北、广东2017年行政处罚已超过10亿元,推动解决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2)建立环保督察、问责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制定修改的法律就有十几部之多,其中新制定和修改幅度较大的法律有六部。当今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构建起最严格的生态环境法律制度。

2015年7月1日,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明确建立环保督察机制。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的形式,对省区市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展,并下沉至部分地市级党委政府部门。对于这份改革方案,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要求将环境保护督察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抓手,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的要求。

会议还通过了《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两份改革文件。领导离任审计、责任追究,第一次进入到了生态领域。

在此背景下,2015年底,中央环保督察巡视从河北省开始,不到两年已覆盖全国23个省份。到2016年底,中央环保督察对16个省份的6000余人问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