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码登录
  • 验证码登录
忘记密码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 注册
已有账号,请登录
  • 手机找回密码
  • 重置密码

国有企业“抓大放小”

2021-05-17 / 属性:大事记

收藏
摘要: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二是实行“抓大放小”的改革战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整体快速增长,国有经济也获得了较快发展。1990—1995年,国有工业企业的总产值从13064亿元增加到3122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8.4%。但是,在国有经济不断铺新摊子的同时,经济效益却没有得到同步提高,而且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企业规模明显相关,在亏损的国有企业中,大型企业的亏损额虽然最大,但亏损面最小,亏损率最低;相反,小型企业的亏损额虽然小于大型企业,但亏损面最大,亏损率也高于大型企业。

   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二是实行“抓大放小”的改革战略。
   关于“抓大放小”的改革战略,该建议指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通过存量资产流动和重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这种改组要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搞好大的,放活小的,把优化国有资产分布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同优化投资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择优扶强,优胜劣汰,形成兼并破产、减员增效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重点抓好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以资本为纽带,联结和带动一批企业的改组和发展,形成规模经济,充分发挥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骨干作用。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形式,加快国有小企业改革改组步伐。”
   1996年,在“抓大”方面,国家确定了对1000户重点企业分类指导的方案。在“放小”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在这一年出台了关于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意见。各地采取了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多种形式,把一大批小企业直接推向市场。
   “抓大放小”战略突出反映了国家要着眼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而不再像以前那样拘泥于搞活每一户国有企业。“抓大”以现代企业制度为规范,对经济效益好、实力强、资产负债率合理、有前途的重要企业实行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促进其壮大;对经济效益较好、实力强、资产负债率较高、生产正常的企业,要加强管理,加强技改力度,增资减债,创造有利条件使其进入市场公平竞争;对经济效益差、资产负债率高、经营困难但又是经济中非常重要的行业,要综合治理,给予必要的扶持。“放小”就是探索搞活企业的多种途径,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