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码登录
  • 验证码登录
忘记密码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 注册
已有账号,请登录
  • 手机找回密码
  • 重置密码

宋洪远:大国根基——中国农村改革40年

2021-05-29 / 来源:《复兴之路》 / 属性:理论研究-理论文章

收藏
关键词: 农村改革
摘要:中国的改革发端于农村并率先从农村取得突破。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不仅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为农村经济社会带来历史性的变化,而且有力地支持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革。

中国的改革发端于农村并率先从农村取得突破。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不仅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为农村经济社会带来历史性的变化,而且有力地支持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革。

农村改革迄今已走过40年的光辉历程,农村面貌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提出的新要求,又是历史交汇期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三农”领域是化解与攻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战场。

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人们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征。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休闲娱乐、养生养老、宜居宜业等方面的需求更加旺盛。从农产品供给看,由保供给到保安全,由注重数量到更加注重提高质量;从农村产业发展看,由立足农业生产发展到关注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从农村生态环境看,由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到让农民宜居宜业,还要吸引城里人到农村投资兴业;从农民收入增长看,不仅要保障农民的吃、穿、用、行,还要让农民上得了学、看得了病、养得了老。

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在“三农”领域中表现得更加突出。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看,虽然近些年来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2016年城乡收入差距仍达2.721。虽然近些年来农村基础设施状况和公共服务水平有较大提升,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在这方面已经远超欧洲水平,但西部部分地区和一些农村依然处在非洲水平。虽然近些年来农民收入分配状况和农村区域发展水平有明显改善,但农民内部和农村地区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一些地区出现亿元村、百亿元村,另一些地区还有大量的空壳村、负债村。从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看,尽管近些年来我国农业的生产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还有待提高;尽管近些年来我国的土地产出率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全要素生产率还不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尽管近些年来农业公共财政投入逐步增加,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但农业投入渠道和农民增收渠道还不够宽,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农业的较少,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较少。

进入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备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从发展基础看,近些年来,农村水、电、路、气、房、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保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展开,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达到新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从发展空间看,农业的多种功能逐步开发,乡村的多重价值逐步显现,全社会振兴乡村的意识已经被唤醒,看好乡村、向往乡村的人越来越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旺盛的市场需求,乡村正在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从发展机遇看,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确保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统筹资源办大事,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障。

2017年末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总体要求和政策措施,都作出了部署和安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供给。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协调性、整体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系统回顾农村改革的历程,深入总结农村改革的经验,准确把握农村改革的方向,对于全面深化新时代的农村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自《复兴之路——改革开放40年回顾与展望丛书》之宋洪远大国根基——中国农村改革40》,南方出版传媒,广东经济出版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