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6 / 属性:回忆述评-亲历自述
那个时候整个市场都没搞起来,只要有东西就能够卖钱,农村什么都没有,就靠这些小商小贩收点东西回来,所有汉正街上的小商小贩都有生意做,但是我的生意比一般的做得热闹一点。我在汉正街做生意,只要往那里一坐,摊子就围满人了,这个生意没做完那个生意就来了。我坐牢出来眼睛看不到还在做生意,有些人是看热闹的,做买卖的也有。还有德门市商场老总说你们赶快看看对面那家做生意的,生意做得极好,他是怎么做的,他让他的营业员来学我做生意。人一多趁火打劫的也来了,小偷小摸的也来了,把东西裹起跑了,钱被偷了,所以就不在那里做了,我就在附近找个摊子,在屋里做,生意做得像模像样。但还是提心吊胆的,虽然是合法的但还是提心吊胆。别人都说我屋里总是排队,那也不假,我每天卖的钱只数五块十块的,一块两块的我就嫌数慢了。所以工商所几十个人到我屋里看我在卖什么,他们一来,汉正街的同行又以为我被抄家了,他们总过几个月、半年到我屋里盘一次秤,其实他们的目的就是要看一看,为什么我的生意这么好?以前偷偷摸摸做生意,现在有机会允许我做我能不珍惜吗?
从1979年开始,我们一直做批发,当时不仅允许批发,还允许产店挂钩,允许长途贩运,允许价格随行,就是“三个允许”,这“三个允许”政策没有出来以前,汉正街货都是长途贩运来的,我不能自己去贩运,都是有人送来的,和厂家挂钩是必然的。一个摊子需要货源,厂子需要窗口,这是双方的需要,不管有没有这个政策。既然摆这个摊子,就需要货源,江浙那些厂生产的东西都需要找出路,需要有窗口,因此很早厂店就挂钩了,但批发是从1979年就开始的。
(“口述改革”访谈笔录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一经发现,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