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0 / 属性:大事记
2015年3月28日,中国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为发展目标,充分体现天下大同等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同我国有着共同利益。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畅想。同年10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东盟,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倡议。
2014年6月5日,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带一路”是互利共赢之路,将带动各国经济更加紧密结合起来。9月18日,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加强传统陆海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实现经济共荣、贸易互补、民心相通。中国希望以“一带一路”为双翼,同南亚国家一道实现腾飞。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强调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11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指出:“中国还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逐步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商建自由贸易区,使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更加紧密、往来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
2015年3月29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欢迎沿线国家和亚洲国家积极参与,也张开臂膀欢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举。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正确义利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和举措,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各国利益,增加了我国同各国利益汇合点。10月21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在伦敦金融城举行的中英工商峰会并致辞,强调“一带一路”建设将为中国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带来巨大机遇。1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2015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时指出,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我们将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
2016年6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发表题为《携手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的重要演讲,指出我们以共商、共建、共享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则,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为指引,以打造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为合作目标,得到沿线国家广泛认同。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杭州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
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瑞士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习近平在演讲中指出,“一带一路”提出3年多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500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但成效惠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