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码登录
  • 验证码登录
忘记密码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 注册
已有账号,请登录
  • 手机找回密码
  • 重置密码

迟福林口述:许书记交办两件事

2021-05-12 / 来源:“口述改革历史”访谈 / 属性:回忆述评-亲历自述

收藏
摘要:从那以后来了海南,我就真的投身到海南改革开放的谋划当中。许书记当时交给我两件事情,一个海南怎么改?尽快拿出一个改革的总体方案。第二个以后我的重要讲话一定是你直接起草。

4月26号,海南举行建省办特区的挂牌仪式,我参加了,那是建省最高潮的一天。人山人海,拥拥挤挤的,呼呼隆隆的,我也在人堆里,就跟在许士杰后边。

从那以后来了海南,我就真的投身到海南改革开放的谋划当中。许书记当时交给我两件事情,一个海南怎么改?尽快拿出一个改革的总体方案。第二个以后我的重要讲话一定是你直接起草。那么我首先,是给许书记起草了几个重要讲话,比如说1988年5月海南挂牌以后,在香港举行了一个记者发布会,因为海南那个时候最重要的,想吸引港澳台和外资进到海南。我们的开放主要吸引外资,在80年代的时候。他说,迟福林你来给我起草。我说,许书记有什么要求?没有,你就针对当前大家提出的几个问题。我说,好。我连夜给他起草一份,我记得很清楚,“讲讲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应该四个问题或者五个问题。(包括)关于开放问题,关于小政府大社会问题,(政策)会不会变的问题。我起草完以后,我特别高兴的是许士杰一个字不改。许士杰是文人,对文字特别讲究。他在香港就拿着我这个东西,就照着讲了,一个字没改。这样我就知道他的意图,对改革开放高度认同。你可以看个1988年5月,讲讲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消除了外面很多人疑虑。海南大特区“特”不“特”主要是三个自由,都在那个里面,(提出了)资金、人员和企业三个自由。

第二件事,他说要起草一个海南的总体改革设想。我当时请了中央党校的几位同学来,包括韩康,后来是在国家行政学院做副院长,当时还在中央党校,他还念博士还没毕业。我记得还有卢中原,还有几位一起来海南。我说,请你们帮个忙,他们也跟我一直联系。在这之前,我带着几个人在琼海县招待所待了一周多,几乎是每天晚上工作到下半夜三四点钟,完成了一个关于海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若干问题,至少1万多字吧。我给回来递给许书记,他说,你这样赶快征求意见。我就请韩康他们来修改。然后许书记就把它直接递给了当时的国家体改委,征求他们意见,他们评价很高。今天看来这是个很解放的文件。

当时日常工作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呢?就是1988年,刚一建省4月份,中央公布了24、26号文件。大家感到这个文件很特很好,但是许书记和梁湘省长感到不大满意,说这跟中央说的三个自由还有很多差距,能不能想想办法,我们更开放一些。今天回过头来再看这两个文件,确实和比今天应该说更放宽一些,但是当时对整个开放寄予更大的希望,是按照自贸区、自贸港的方向去做。所以那个时候,我做的很多事情围绕这个。

在这个背景下,到底怎么做。梁湘省长下了很大功夫,他叫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起草了一个30条,其中有一条叫,“凡是在海南注册的企业都有进出口权”。就这一项政策,呼一下(企业)全都来了。那个时候进出口对海南是极大的事情,一堆的企业来了。因为这件事情触犯了当时的国家管理体制,所以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被叫停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