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2 / 来源:“口述改革历史”访谈 / 属性:回忆述评-亲历自述
在这个背景下,我又接受到任务。1988年大概7月份,许书记有一天突然找到我说,迟福林,我们8月份要开党代会。他说我请省委办公厅杨颂昆,就是他的大秘书牵头起草的,他从广东带杨颂昆(办公厅主任)带了几个人起草了两个月,他说实在不像话了,我不给你看了,看了你都会生气的。怎么样?你带几个人我陪你们,咱们躲到五指山用十天或者最快一周,我们起草的一份报告行不行?他说省委要讨论了,要不开会的时间都确定不下来了,报告没有写出来呀。我当时不知哪里来的这么大这个胆量,我说许书记,你也不用带我去五指山,我说怎么样,五天以后我给你交稿。他说行吗?我说没问题,你放心。
这样呢,我就组织了几个人,我叫李永春他的秘书也参加,他知道了我的思路,然后我们主要体改办的几位同志,翟力平几位同志陪着我,我先开了几个座谈会听听大家意见,开了一天半座谈会,到了第二天晚上八点多,我说永春,你们拿笔记,我来口述。
那么我就开始讲了将近一个通宵,李永春很吃惊啊,标点符号你都讲了。这个讲完,这边打字室值班的去打,可能到了下半夜四点来钟,大家去睡一觉。第二天,我拿着纸版改。
这个前后第五天,我真的把这稿子交给了许士杰,他看了一眼以后,笑了,小迟啊,真可以呀。他没有表扬我,他说小迟真可以啊。正好有了这样一个报告,确定了开会的时间,8月20几号报道,然后正式开幕,开预备会。那么我就成为了海南省第一届党代会秘书组组长。很有趣的是,在秘书组的听取大家对报告意见的时候,我就提出来了,我说有37处,大概30几处地方,我说可以做一些文字性的修改,我当时就在那表的态。许书记把我拉出去了,“修改什么?你不懂政治,一个字都不能改。”我说许书记,那党的十三大报告听取大家意见,还改了上百处啊,都是文字标点符号啊,修辞啊,听大家意见。他说,“迟福林,要讲政治,我们要的是方向,要的是不能改,一个字都不改。”
当然现在回过头来看报告内容,这个报告得到了全体代表的高度赞赏,很多后来海南改革开放,直到今天有指导意义,都写在这个报告,我认为这个报告反映了当时改革开放,邓小平办最大经济特区战略思想,体现了解放思想,更体现了海南要办最大特区,从“第二关税区”到“特别关税区”到自贸港的思路,比如说,这个报告提出来,海南“特”不“特”,主要三个自由,那么资金、企业、人员三个基本自由,怎么实现这三个基本自由?关键是“第二关税区”,当时没叫“特别关税区”。“第二关税区”这是正式在海南省委党代会报告提出的,成了重要的依据。
9月初开始省委连续组织开了六次常委会,五次专题研讨会,形成了“特别关税区”的的一整套文件,拉开了海南从“特别关税区”到30年后的自由贸易港的序幕,这个序幕就这么拉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