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3 / 属性:回忆述评-亲历自述
交易所设在上海,那是上海的交易所呢,还是全国的交易所?这件事情要考虑清楚。有人说是上海的,我就不赞成。1989年,姚依林同志带着国务院一批同志来上海,分了五六组讨论。我在上海经济组,发言中我说,上海证券交易所筹建工作,不是上海批的,交易所不是上海一家的。而且当时有规定,凡是各省的证券交易所,只要在上海设有代表机构的,都可以成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员。这是根据国务院一个专家组的同志建议修改的,改得很明确。中国人民银行浙江分行行长陈国强同志跟我讲,“老龚啊,你给我留一个证券交易市场席位。”我答应他了。后来浙江有家证券公司的总经理叫李训,原来是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的副行长,他说想加入上海证券交易所,当时我就说好啊。我以为陈行长说的席位就是给他留的,后来才知道不是,但是也好,总之都是浙江的公司。我就将错就错,还把他选为外地的理事。当时上交所汇集了各省人员和机构,所以说,上海证券交易所不是上海的,而是全国的。
当时不清楚,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到底采取哪种制度?那个时候我们想,可以是股份制,也可以是会员制。我们三人小组商量,总感到股份制不好。因为股份制就是大家都认购股份,目的是盈利。会员制就不存在盈利的问题。最后决定不用股份制而用会员制。将来公司要上市,究竟采取什么制度,现在也还有争论。是注册制还是审核制?当时我们感到注册制不大好,上市公司跟证券公司注册一下就可以上市了,够格不够格就没有保证了。所以我们当时决定用审核制。
(“口述改革”访谈笔录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一经发现,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