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3 / 来源:“口述改革历史”访谈 / 属性:回忆述评-亲历自述
【文字笔录】
因为改革正在往前走,而且包括价格放开那个时候步子也比较大。所以逐步地又有经济学家认为还是不能够否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而且对计划经济为主也提出了质疑。到了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前就有一些经济学家就开始向中央建议,要对社会主义经济是不是商品经济给出一个回答。
当时我参加了马洪组织的一篇文章《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商品经济的再探索》的起草。这篇文章是马洪布置给我和周叔莲来起草的。那么我找了财贸所的研究员叫刘增录,让他先起草个底子,我和周叔莲在这个基础上改,改了以后交给马洪。马洪布置任务时没有说他的用处是什么,只说是写篇文章,讨论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当时他也提出来还是应该肯定,他也知道我们同意这个观点,所以我们就从各个方面做点论证。然后高尚全他们当时也提出了类似这样的意见,他们开了座谈会提了类似的意见。高尚全、马洪都有文章提出建议,后来又得到邓小平同志的支持,所以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就写出来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应该说是迈了一个很大的步子,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大家看中的是后面“商品经济”四个字。因为“有计划”的弹性很大,关键是肯定了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意味着,既然是商品经济,而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那么价值规律的作用应该是得到了充分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