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码登录
  • 验证码登录
忘记密码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 注册
已有账号,请登录
  • 手机找回密码
  • 重置密码

1992年我国股份制改革概述(企业改革篇)

2021-05-08 / 属性:政策法规-政策文件

收藏
摘要:1992年是我国股份制试点工作发展最快的一年,也是我国股份制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里程碑。1992年初,小平同志的南巡重要讲话发表之后,人们进行股份制试点的积极性更高了。探索以法人持股、内部职工持股等定向募集为主的多种试点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股份制试点的实践,为在理论上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股份公司的持征与运作,为在法律上进一步规范股份公司的经营与管理.创造了良好的实践基础。据国家体改委的不完全统计,到1992年底.经各级政府部门或其授权部门批准设立的股份制试点企业共3700家。

1992年我国股份制改革概述

国家体改委生产体制司所有制结构处

 

一、概况

1992年是我国股份制试点工作发展最快的一年,也是我国股份制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里程碑。

1992年初,小平同志的南巡重要讲话发表之后,人们进行股份制试点的积极性更高了。探索以法人持股、内部职工持股等定向募集为主的多种试点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股份制试点的实践,为在理论上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股份公司的持征与运作,为在法律上进一步规范股份公司的经营与管理.创造了良好的实践基础。据国家体改委的不完全统计,到1992年底.经各级政府部门或其授权部门批准设立的股份制试点企业共3700家。

二、搞好股份制试点的几项重大举措

回顾1992年我国的股份制试点工作,有几件大事贯穿始终,对试点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推进。

为了认真总结我国股份制试点的经验与教训,进一步推进股份制试点工作的健康发展,1992年2月29日国家体改委和国务院生产办(现国家经贸委)联合在深圳召开了全国性的“股份制企业试点工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家计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经贸部(现外贸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等13个部委局的有关同志,有部分省、市体改委的负责同志,有各类股份制试点企业的经理人员。会议的主要议题有三项:一是总结我国股份制试点工怍的情况;二是讨论《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草稿)和《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草稿)及其有关配套文件;三是交流经验,进一步推进股份制试点工作的顺利发展。国家体改委主任陈锦华、副主任刘鸿儒、国务院生产办副主任张彦宁出席会议并就股份制试点工作做了重要发言。

股份制试点工作需要在明确产权归属关系的基础匕组建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依法成立、依法运作、依法终止。因此.公司法律制度在公司的发展中至关重要。深圳会议之后,国家体改委就把制定《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和《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当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组织专门人员修改草稿。为了保证《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和《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的贯彻执行,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生产办根据《国务院批转国家体改委、国务院生产办关于股份制企业试点工作座谈会情况报告的通知》(国发〔1992〕23号)的要求,经与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充分协商,联合制定了《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并于1992年5月15日连同上述两个《规范意见》一并发布。

《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以及《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虽然是股份制试点的规范性文件而非法律,但各地遵照上述文件以及各部门陆续发布的有关配套文件执行。因此,上述一系列文件对至今一年多以来的股份制试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在进行法人持股、内部职工持股和深圳、上海两市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试点的同时,为了探索一条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筹资并把国内大中型企业改组成股份有限公司并在海外直接上市的路子。经国务院同意,1992年初成立了以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刘鸿儒(现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副主任兼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主席李业广为负责人的“内地香港证券事务联合工作小组”,其主要工作是研究境内企业到香港直接上市的一系列经济、法律问题。该小组下设4个专家小组:法律专家小组、会计专家小组、外汇专家小组和上市专家小组。4个专家小组分别负责研究境内企业到香港直接上市在法律制度、会计制度、外汇管理以及上市方面将会遇到的各种问题。

之后,经国家体改委、国务院生产办、中国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共同选定并报经国务院批准.确定上海石油化工总厂、青岛啤酒厂、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公司、北京人民机器总厂、马鞍山钢铁公司、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广州造船厂、昆明机床厂、东方电机厂共9家企业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到香港直接发行股票(只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9家企业的改制工作从1992年六七月份起步。由于9家企业均属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过去几十年中,既承担国家下达的计划,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又担负―一部分社会职能,包括建设、管理职工宿舍、医院、幼儿园,有的甚至还承担7公安、司法等政府职能,改组的工作量相当大,因此,需要有一个艰苦的工作过程。9家企业的改组工作在1993年陆续展开。

自从1990年和1991年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开通股票交易以后,所有上市公司进入交易的全部是个人股份.在大约两年的时间里,由于个人股供求的极度不平衡,导致股票价格指数不断攀升。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的国家股、法人股也不能参与流通.不能实现其价值,也不能为平抑股价、稳定市场起作用。而在发达国家的比较成熟的股票市场匕机构投资人(即法人股东〉是最主要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相比,他们比较理智,其主要目的在于“投资”而不是“投机”。促进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发展证券市场的好经验。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1992年7月开通的设在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的“法人股流通市场”.正是从建设健全的证券市场出发,力图使这个市场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第一,培育一批成熟的机构投资人;第二,把现有的股票交易从只在增量资产中进行,发展到在条件成熟时逐步对公司的存量资产进行调整,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吸引中长期投资者,缓解深圳、上海股市供求不平衡的状况。经过半年时间的实践,证明“法人股流通市场”的运作是正常的、健康的,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三、1992年股份制试点的几个特点

从1992年全国进行股份制试点的情况来看,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试点的规模大,影响面广。与前几年相比,1992年的股份制试点的规模是最大的,影响面也最广。股份制和股份公司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不过七八年的时间,在这七八年里,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极不相同。但是,自80年代中期以来的股份制试点企业的实践证明了:股份制不仅不会导致私有化和资本主义,而且能够为我所用,促进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更多的贡献。1992年初.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之后,使存有疑虑的人消除了他们的疑虑,没有疑虑的人更坚定了进行试点的信心。同时,1992年是自1989、1990年经济调整之后经济形势最好的一年.经济增长适度,市场状况良好。而《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的发布,也使企业进行股份制改组普遍感到有法可依。这些都使得1992年的股份制试点工作比前几年大大进了一步,几乎每个省、市、自治区都选择了若干家企业进行试点。

2.试点形式以内部职工持股和法人持股为主。为了探索股份制试点的经验,1992年股份制试点的基本部署是:深圳、上海进行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并且股票上市交易的试点;海南福建广东三省进行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试点;其他省市可以进行法人持股和企业内部职工持股的试点。实际上,由于国务院并未给海南福建、广东下达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规模和额度,所以包括上述三省在内的所有省、市、自治区都主要进行了法人持股和内部职工持股的试点。对于一般的中等规模的企业来说,通过内部职工持股的方式募集资金.获得的资金量极为有限。因此,大部分内部职工持股的股份制试点企业都存在着超范围发行的问题,企业通过超范围发行获得了生产发展所需的资金,而且由于供求失衡,企业往往可以通过溢价发行获取更多的资金;社会大众为购买到股票而高兴,而深圳、上海股市价格高居不下,又使社会大众十分渴望进行股票投资。这就使一些人能够从中赚取暴利。因此,可以说,内部职工持股是1992年股份制试点的一大特点,也可以说是1992年股份制试点中存在问题最多的一种形式,需要认真研究,加以规范,特别是要加强对股票市场的监管。

3.股份制试点有法可依。我国的股份制试点工作从开始到1992年已经经历了大致七八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股份制试点一直被当做一种比较次要的改革企业制度和搞活企业的措施,既无法律,也无规则可依。《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和《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以及一系列配套文件的发布.使我国的股份制试点工作和试点企业的组建、运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试点工作的前进。

综上所述,1992年的股份制试点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把中国的股份制推进了一大步。但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一些问题:如有的企业的眼睛只盯在发股票上,不注意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有的地区只关心试点企业的数量,不注重试点企业的质量,这些都需要认真加以纠正。当前一个需要十分重视的问题,是人员的培训问题。没有高素质、懂股份制的大量人才.我们就不可能搞好股份制试点工作,更不可能搞好股份公司。

(刘研 执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