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0 / 属性:大事记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
2015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正式成为国家级重大战略,同时也意味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京津冀区域的整体功能定位,体现了三省市“一盘棋”的思想,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形成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使京津冀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的新增长极。这既是中国整体发展的需要,也是京津冀区域所具有的资源优势使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也对三地各自的功能作了定位。北京的定位是“四个中心”,即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天津的定位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的定位是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这一定位可以凝聚起三地资源优势,形成整体合力,同时也是为整体功能定位服务。
2015年9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进一步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并提出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要在2030年基本形成的发展目标。
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也是京津冀整体功能定位的一个重要内容。2016年5月2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城市副中心”,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