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0 / 属性:大事记
1999年11月10~15日,中国政府代表团同美国政府代表团在北京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问题举行谈判。11月15日,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至此,中美两国正式结束了双边谈判。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种种原因,台湾当局占有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50年3月,台湾当局退出了关贸总协定,1965年3月取得观察员资格。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11月16日,关贸总协定第27届缔约国大会根据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取消了台湾当局的观察员资格。1982年11月,我国政府获得观察员身份并首次派团列席关贸总协定第36届缔约国大会。
1986年7月10日,驻日内瓦代表团大使钱嘉东代表我国政府正式提出恢复中国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缔约方地位的申请。我国开始了与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双边谈判。1992年10月,中美达成《市场准入备忘录》,美国承诺“坚定地支持中国取得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1995年3月,中美在北京达成八点协议,美方同意在灵活务实的基础上进行我国“入世”的谈判,并同意在乌拉圭回合协议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解决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问题。在1995年关贸总协定更名为世贸组织之后,我国政府于同年11月照会世贸组织总干事鲁杰罗,把“中国复关谈判工作组”更名为“中国入世工作组”。1997年下半年,中国先后与新西兰、韩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巴基斯坦等国就我国“入世”问题达成双边协议,并与智利、哥伦比亚、阿根廷、印度等国基本结束了“入世”双边市场准入谈判。1997年10月26日至11月2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应邀访美,在与克林顿总统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中美两国认为,中国全面参加多边贸易体制符合双方的利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双方同意加紧谈判。1998年6月17日,江泽民主席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表示:①世贸组织没有中国参加是不完整的。②中国毫无疑问要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加入世贸组织。③中国的“入世”是以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为原则的。
1999年4月6~13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访美。4月10日,中美签署《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并就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发表联合声明,美方承诺“坚定地支持中国于1999年加入世贸组织”。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美继续进行这一谈判的气氛不复存在,中方中止了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谈判。此后,美方多次提出恢复谈判。在此情况下,中方审时度势,决定适时恢复谈判。9月11日,江泽民与克林顿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第七次非正式会议期间进行了会晤,中美恢复了双边谈判。
1999年11月15日,经过艰苦谈判,我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和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签署了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此后,中美双方发表了新闻公报。中美双方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北京达成双边协议意味着我国与美国就此正式结束双边谈判。中美两国签署上述协议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有利于加快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进程,有利于促进中美经贸合作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中美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并将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注入新的活力。